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:一个男人能不能幸福,取决于小姨子的老公的收入水平。如果小姨子的老公收入水平更高,每次参加家庭聚会,这个男人都会尴尬、难受、嫉妒。

笛卡尔说:“对心胸卑鄙的人来说,他是嫉妒的奴隶;对有学问、有气质的人而言,嫉妒却化为竞争心。”确实如此,对于嫉妒这种本能的情绪,如果我们善加利用,就能化为进步的动力;如果我们陷入其中,无法自拔,就会铸成大错,毁掉自己。

过强的嫉妒心有什么后果呢?小说家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,我们不妨看看金庸先生笔下的马夫人。她就是一个被嫉妒心操纵的女人,因为嫉妒,她一手促成乔峰的悲剧,最终自己也毁容惨死。

那么,嫉妒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思维方式?我们又该如何处理自己的嫉妒心?希望本文能给你一点启发。

本文框架

01

什么是嫉妒?马夫人的典型表现

心理学上,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,对应当团结的人怀有的一种冷漠、贬低、排斥、亦是敌视的心理状态。

比如,我们所熟知的屈原的故事,“众女嫉余之蛾眉兮,谣琢谓余以善淫”。当屈原的才华出类拔萃,让周围人黯然失色时,周围人就激起了嫉妒心,恶意中伤他。本来他们有着同一个目标,为国效力。但是由于嫉妒,他们排斥构陷有才华的屈原,酿成悲剧。

事实上,嫉妒无处不在。这两天股市大涨,一个朋友狠赚一笔,在朋友圈放出了自己的收益截图。结果就有人评论:真是缺什么秀什么,没准明天就跌没了。坦白来说,嫉妒不是问题,这是人的本性。但被嫉妒心操纵,攻击他人,就是问题了。

和生活中的言语冒犯相比,《天龙八部》中的马夫人则更加极端:

  • 七岁时,她没有新衣服穿,而邻居家的姐姐有。出于嫉妒,她在除夕夜溜进邻居家里,用剪刀把别人的新衣服剪得粉碎,永远缝补不起来。那时,她觉得“心中说不出的欢喜,比我自己有新衣服穿还痛快”。
  • 情窦初开之时,她爱的段正淳没有娶她,反而娶了刀白凤。之后,她嫁给了丐帮副帮主马三元,开始步步为营的报复段正淳,心想“我若得不到,便要毁了他”。
  • 洛阳百花会上,她用容貌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但是乔峰一出现,所有人便将目光给了乔峰。当她想和乔峰接触时,乔峰又对她不屑一顾。出于嫉妒,她不惜糟蹋了自己,想方设法算计了乔峰,促成了乔峰的悲剧。

长期的“嫉妒”让她迷失心智,变本加厉。每当有人胜过她时,她就会嫉妒成性,攻击、报复对方。别人看来是无足轻重的事,她也拼命报复。其结果就是,她的阴谋被人识破,然后惨死。

被嫉妒操纵的人就是如此,看到别人爬得高,不是说我也要去那里,而是对别人说,你下来吧下来吧,也到这泥潭里来吧。当别人过得更好,就难以克制地想要毁灭对方。当一个人被嫉妒操纵时,就会疯狂起来,害人害己。

现实生活中,我们的嫉妒远没有这种程度,但是凡是都要防微杜渐。如果有了嫉妒的苗头,不能合理的处理。它就会像春天的野草一般疯长,最终将我们吞没。

雪梨饰演的马夫人

02

“嫉妒思维”——四大部分,形成闭环,越陷越深。

美国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,罗伯特·L·莱西在《为什么嫉妒使你面目全非》提出,失控的嫉妒背后往往有一套思维方式,他将其称为“嫉妒思维”,包括:核心认知、制定规则、判断偏见、焦虑与反刍(情绪反刍)。

在马夫人身上,这四部分尤为明显,构成完美闭环,最终害死了她。

第一、核心认知——美貌就是一切,我必须是最美的。

所谓的核心认知是我们对事物的思考及看法,其中包括无意识的习惯性偏见。当我们在环境中觉察到威胁刺激时,会启动负面情绪,负面情绪会导致我们忽略现实,把那些消极的核心认知看作是生活的全部。

对于马夫人来说,她的核心认知就是“我必须是最美貌的、最独一无二的。”她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核心认知。当她发现隔壁的姐姐有新衣服,会在美貌上超越她,她就毁了新衣服,来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;段正淳喜新厌旧,投入别的女人怀抱,这让她觉得自己最好看的地位不保,于是想毁掉这个人;当乔峰抢了她的风头,她觉得自己的魅力不足以吸引别人的目光时,便要毁掉乔峰。

在核心认知的干扰下,她丧失了理智。每当出现不符合她核心认知的现象,她想的不是修改信念,而是改变现实,改变他人。最终,她的核心信念越来越坚固。这就像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看世界,看到的都是扭曲的现实。

被美丽蒙蔽双眼

第二、制定规则——僵硬的处事原则,限制自己的所思所想。

每个人都有一套处事规则,这种规则是根据核心认知制定的。当核心认知发生扭曲,行为规则便会变得古怪。人是社会动物,我们总处在与他人的互动中。于是,我们很容易将自己的规则强加于他人。

对于马夫人,她的规则如下:

  • 对内规则:我应该是最有魅力的
  • 对外规则:别人应该关注我,别人不能抛弃我,否则,这就是否认我的魅力。

于是,她拿着这套规则去套所有人。白世镜等丐帮长老,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,她便觉得满意;丈夫马大元没对她言听计从,段正淳对她始乱终弃,乔峰不正眼看她,于是这三个男人就成了她的眼中钉,必要除之而后快。

著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讲过这样一个故事:《荷马史诗》里有个妖怪,他有一张床,他会把每个过路人抓到床上躺一躺。如果过路人的身体比床短,它就把过路人拉到跟床一样长;如果比床长,它就把长的部分锯下来。

在这个故事中,“床”就是妖怪的标准,他要让所有人符合他的标准。而马夫人就像这个妖怪一样,拿着自己的标准去套所有人,顺者昌,逆者亡。

雪梨饰演的马夫人

第三、判断偏见——被偏见迷失双眼,失去理智。

判断偏见是说,我们总是倾向于寻找能够验证自己原有观点的信息。这种偏见会自动启动,会蒙蔽双眼,让人丧失理智。

以马夫人对乔峰的嫉妒为例。她觉得乔峰的出现抢了她的风头,这证明了“我魅力不在”。可是,真的是这样吗?一个人的魅力真的要靠他人施舍吗?目光短暂地离开,能证明美丽不在吗?

如果她还有理智,就会发现,答案都是否定的。她的核心信念不会受到威胁,也不必非要置人于死地。她的悲剧就在于被判断偏见迷失双眼,在这种丰富而错乱的内心戏中,做了疯狂的决定。

第四、情绪反刍——沉溺于焦虑中,不断惩罚自己。

全球反刍思维研究领导者苏珊·诺伦-霍克西玛把“情绪反刍”描述为个体遭受伤害后,专注于将注意力放在消极情绪和这种情绪可能带来的结果上。

罗伯特·L·莱西认为,嫉妒会导致焦虑和反刍。一方面,嫉妒会极其我们的防御,让我们对未来产生消极的预测,这就是焦虑;因为这种焦虑无法消除,我们就会被困在负面情绪中,这就是反刍。我们的大脑就像陷入泥潭的车轮一样,不停地旋转,但始终走不出情绪反刍的怪圈。

对于马夫人来说,她对每件事情都斤斤计较,对丈夫、对段正淳、对乔峰都心怀嫉妒。这些嫉妒给她带来很大的困扰,让她焦虑难受。为了摆脱这些,她就要杀掉这些人。这些人一日不死,就是她的心头之恨。情绪反刍让她无法享受眼前的快乐,让她始终痛苦。

嫉妒思维的四个部分不是孤立的,而是互相影响,互相塑造的。当一个人产生“核心认知”时,无论是否合理,他都会尽力维护这种核心认知;“核心认知”又会让人建立规则,既限制了自己,又束缚他人;“核心认知”还会影响判断,让我们选择性地忽略现实;最终,一个人就被情绪控制,不断地进行情绪反刍。

总之,核心认知会导致制定规则和判断偏见,规则和偏见又会加强核心认知;嫉妒会导致负面情绪,负面情绪又会导致我们忽略现实,加强核心认知。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,共同组成一个系统。启动了“嫉妒思维”的人就会陷入泥潭,无法自拔。

张馨予饰演的马夫人

03

如何消解嫉妒,拥抱生命。结合现实案例,谈谈这四个方法。


第一、列出“弱点清单”,学会自我接纳。

嫉妒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接纳自己。所以如果你也“见不得别人好”,不妨从自我接纳开始。

著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在《了不起的我》一书中写到:自我接纳不是追求,而是舍弃,舍弃那种对生活的过度控制,对“完美自我”和“完美世界”的幻想和执念。

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放弃幻想,接纳自我呢?我推荐一个列“弱点清单”的方法。

简单来说,和自己最好的伙伴,找个舒服的地方,向对方坦诚自己所有的弱点。当我第一次完成这个游戏的时候,简直像洗涤灵魂一般。我忽然发现,我有那么多弱点,居然有几十条。同时,我发现,我那么喜欢的一个人,也有如此多的弱点。

做完这个游戏,我直观地理解了“人无完美”。那个游戏让我认识到,我们每个人远远地看他人的生命都宛如一袭华美的长袍,走近看,都爬满了虱子。没有满分的人,做个60分的自己。

如果你也觉得无法接纳自己,不妨也试试这个游戏。记得,找自己最好的朋友,因为这样彼此才能足够坦诚。当然如果实在不愿和别人分享,也可以一个人写下那些弱点。无论何种方式,做完这个游戏,我们就更能接纳自己。

第二、建立“共同体感觉”,发现自己的价值。

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在《被讨厌的勇气》一书中概括了阿德勒的思想,他说:人际关系的起点是“课题分离”,终点是“共同体感觉”。共同体感觉是指“把他人看成朋友,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。”

比方说:我是一个医生的助手,医生治病救人,功德无量,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。如果没有“共同体感觉”,我就会嫉妒他的成就,想超越他。如果我把彼此看成是一体的,我们共同救助病人,我就能在“我和她”组成的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嫉妒心就会消失。

在生活中,我们发现自己的嫉妒情绪越来越强时,请想一想“共同体感觉”,尝试和被嫉妒的那个人建立共同体。这样的话,我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,控制自己的嫉妒。


第三、尝试“切换视角”,回忆美好时光。

罗伯特·L·莱西在《为什么嫉妒使你面目全非》一书中,提到了很多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,我觉得最有效的还是“切换视角”。

我们的嫉妒就像一个带有加深效果的镜头,让我们的视线集中在不好的东西上。而当我们转换一个视角,我们就会看到不同的世界。具体来说,我们可以尝试这两种视角。

  • 善良视角。那个我们正在嫉妒的人,一定有曾经帮助过我们的时候。我们尝试把自己的眼光转移到那些美好的事物上,尝试回忆一下彼此的互相帮助。
  • 快乐视角。回想一下自己最美好的时光,回忆那些让我们开心的事情。比如,自己置身于森林中,呼吸着新鲜的空气。

俗话说“屁股决定脑袋”,视角决定心态。当我们采用更加积极健康的视角,我们的嫉妒之心就更弱。

第四、培养“富足心态”,破解竞争性关系。

拿破仑·希尔在《思考致富》一书中提到了两种心态:稀缺心态和富足心态。稀缺心态的人,认为资源是有限的,别人的成功意味着占用了自己的资源;富足心态的人,认为资源非常富裕,人人都能得到满足。

生活中,很多嫉妒都来源于“稀缺心态”。两个同时进公司的小职员,其中一个取得成功,得到晋升的机会时,另外一个很容易产生“稀缺心态”——一个萝卜一个坑,晋升的机会就那么多,我没戏了。然后就开始嫉妒对方,甚至可能做些小动作。

可是,这种“稀缺心态”没用,改变不了现实。希尔认为,“富足心态”可以让人更容易成功,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嫉妒心理。具体来说,我们可以尝试告诉自己:理论上的富足是普遍存在的,即便我们在这里没有机会,其他地方也有机会。

写在最后

嫉妒是强者的春药,是弱者的毒药。轻微的嫉妒并不可怕,反而可以让我们奋进。但是如果,我们长期处于嫉妒的状态中,就要谨慎了。这种状态会导致“嫉妒思维”,让我们越陷越深。

为了摆脱“嫉妒思维”,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,我们可以尝试这四种方法:第一、列出“弱点清单”,学会自我接纳;第二、建立“共同体感觉”,发现自己的价值;第三、培养“富足心态”,破解竞争性关系;第四、尝试“切换视角”,回忆美好时光。

金庸,《天龙八部》

罗伯特·L·莱西,《为什么嫉妒使你面目全非》

拿破仑·希尔,《思考致富》

岸见一郎,古贺史健,《被讨厌的勇气》

陈海贤,《了不起的我》

@这才是心理学 点个关注呦,一起看透复杂人性,破解心理难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