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身穿黄色僧袍。不到五十岁年纪,布衣芒鞋,脸上神采飞扬,隐隐似有宝光流动,便如是明珠宝玉,自然生辉。”

鸠摩智来到天龙寺后,我们段公子向他只瞧得几眼,便心生钦仰亲近之意。不过鉴于我们段公子一向慈悲为怀,经常以己度人;鸠摩智又生的“宝相庄严”,心生“钦仰亲近之意”也属正常。

我们就围绕天龙寺之战,来了解一下这位大轮明王。

鸠摩智不但长得好,而且身份尊贵,位居吐蕃国师,精通佛法,每五年便在大轮寺召开国际佛法交流论坛,每每口灿莲花,粉丝众多,无不“欢喜而去”;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,连保定帝都闻其名,想去听他讲经。

慕容博对佛经不感兴趣,去大轮寺听经的可能性不大;应该是鸠摩智送他师弟来少林寺学习佛经(偷学武功)时,“偶遇”到了潜伏在藏经阁的慕容博,两人的人品,自然是相见恨晚,基于两人都想把少林功夫发扬光大的共同心愿;于是,慕容博就把他从藏经阁顺走的七十二绝技,全都无私的抄给了鸠摩智。

当然,依照慕容博的人品,除了脑子抽风之外,不可能白给别人好处,他所作的任何事,都是为了复兴大燕,这次也不例外。

和鸠摩智谈论天下武功时,他对“六脉神剑”推崇备至,沉痛的说,这么好的武功,我这辈子都没有看到,真是遗憾啊。我给了你这么多武功秘笈,你是否也要给我做点事哪?

鸠摩智是吐蕃国师,天龙寺是大理皇家寺院,他们两家起了纷争,势必两国交恶,还有可能刀兵相见;我慕容氏就可以趁机浑水摸鱼,复兴大燕了;至于七十二秘笈,反正不是自己的,练了还有点不舒服,就做个顺水人情吧。

鸠摩智有大智慧,其中原因应该也能猜到几分;但慕容博给的秘笈货真价实,一练之下,确实威力无穷,于是他对六脉神剑更加神往;正巧慕容博“仙逝”了,为了完成好友心愿,鸠摩智开始行动了。

在此,鸠摩智展示了一名优秀的谈判专家的水平。

首先:对天龙寺进行了详细的考察:天龙寺和大理王室的关系,寺内主要领导是谁,长得什么样子,武功水平等等关键数据,大部分已经掌握,类似于现在市场调查,可以说,已经知己知彼。

其次:派人送来一封以黄金打造的贵重书信,找了几个彪形大汉,一路诵经礼佛,鲜花遍地的招摇过市;很像我们现在去谈生意,必须要开辆豪车,带着一帮秘书助理,气场要十足。

最后:尽管自己隆重登场,仪式感十足;但在进入天龙寺时,仍然亲切谦和、彬彬有礼,给人仿佛有如沐春风之感。

这样的人不像坏人吧,我们段公子不禁发出疑问。我们看一个人,不能只看他说什么,这样只是表面,重点还是要看他做什么?怎么做?这样才够全面。

好了,谈判专家开始表演了。

鸠摩智开口即道破枯荣大师所参苦禅的来历,大有有先声夺人之势,此处值得肯定;他远在吐蕃,却已知晓枯荣大师武功来历,调查工作做的全面而且到位;你看近如保定帝,连枯荣大师的生死都搞不清楚。

鸠摩智从他和慕容博的友谊说起,以季札挂剑的情怀,对众人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;在取出慕容博写(偷)给他的秘笈时,触景生情,竟然潸然泪下。

国师,你这里的表演有点用力过猛了啊:慕容博偷出经书,做顺水人情给你,你现在拿这基本书去换剑谱,也是在做无本生意啊,有啥好感动的。

鸠摩智诚恳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:第一,我拿剑谱之前,你们可以先抄一遍;第二,我不是空手来的,我拿来交换的秘笈,不比六脉神剑差,你们不会吃亏;第三:剑谱到手,我立即密封起来,送到故友坟前焚化,自己不会去练,保证六脉神剑不会外传;这一点到是很贴心,不过这种鬼话,连我们段公子都不信;

为了加强印象,鸠摩智现场即兴表演了一下三门指法,不仅证实自己所言非虚,而且巧妙的露出了自己的武功实力。

此刻,鸠摩智展示了谈判攻势的第一波,娓娓道来,入情入理;搞得好像天龙寺不同意,就好像不识大体一般。

还好,枯荣大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,不管他如何煽情,始终没有同意交换秘笈。

此时谈判进入僵局,方丈大师已有送客之意。鸠摩智素以智谋自负,按照他的理解,自己提供了一个这么完美的解决方案,对方依然没有采纳,稍微有点不爽。

鸠摩智换了一个思路,开始上纲上线,说吐蕃早就想进攻大理,只是自己慈悲为怀,一直劝阻,不然两国早就刀兵相见了云云。注意,这是谈判学的一个心理攻势,鸠摩智用的很巧妙。

这第二波谈判攻势更是厉害,鸠摩智高举高打,把是否交换剑谱,上升到影响大理和吐蕃邦交的政治高度,虽然语气是轻描淡写,但比第一波谈判更有压力。

这里不得不佩服一下慕容博,不仅看出鸠摩智的野心,还分析出了天龙寺的态度(不然他早就过来了),继而准确的预判出事件的基本走向。

对于鸠摩智格局的骤然变大,枯荣大师倒也直接,不想跟他再兜圈子,直截了当的告他,你想要剑谱的话,就看阁下武功造诣了?看来枯荣大师对镇寺之宝还是有自信的。

鸠摩智此刻仍然沉得住气,并没有因为谈判破裂而失态,看来比武解决也是他意料之中了;你看他双手一拍,取来一束藏香,要和众人文比;此种做法,仍不失高僧风范。

“本”字辈高僧迎战,枯荣大师洞若观火,已知战况不佳,单凭武功取胜机会渺茫,只能突发二路奇兵,攻其必救,打伤了鸠摩智。

本以为鸠摩智会知难而退,谁知这番曾还要比第二阵,而且经过方才比试,已想出必胜之法,一加演示,“本”字辈高僧皆已认输;如此看来,鸠摩智的确是武学天才,敢来踢寺,的确有真才实学的。

鸠摩智此时感觉胜局已定,微微一笑间,收了功力,说道“得罪”;二次比剑倒也不用真比了,志得意满之间,仿佛剑谱已经再向他招手。

枯荣大师从来没有相信这个番僧的话,估计鸠摩智的种种表演,就只能骗骗那些“本”字辈的高僧;他虽然闭关不见外人,但心里雪亮;而且他已经做好打算,不管胜负如何,祖传剑谱绝不会交出。

再者说了,反正剑谱都已记在心中,也已尽数传给段誉;干脆一把火烧了剑谱,鸠摩智你就死了这条心吧。

鸠摩智傻眼了,这个结果对他而言,心理落差实在太大,他是为剑谱而来,现在比武虽然胜了,但剑谱被毁,不仅主要目的没有达成,还和天龙寺结下深仇,真是造孽呀。

一般来说,搁到一般人,估计下来就会施展火焰刀,大杀四方一番,出一口恶气。

但鸠摩智不同,直到此时,他虽然恼羞成怒,但思路依然很清晰,已经考虑好了补救措施:剑谱得不到,干脆把保定帝掳走,也是奇功一件,总算没有白来。看来,他不仅懂得季札挂剑的典故,刺客列传读的也不少。

此处抛开善恶之分,对鸠摩智这一行为提出褒奖;一瞬间,做出决策、分析情报、结合面向,他已断定谁是保定帝。

说时迟,那时快,鸠摩智一把扣住保定帝要穴,就想走人;我们段公子担心伯父安危,不顾自己不懂武功,毛手毛脚的冲上来,幸好他的北冥神功吸力已大增,鸠摩智大惊之下,保定帝方才脱身。

此时鸠摩智自重身份,说出一番夹枪带棒的言语,暗讽段公子学习化攻大法;此时,保定帝的反驳可谓精彩,鸠摩智一怔,脸上微微一红,也算难得。

段公子不太明白这些,大义凛然的指责鸠摩智,只不过他的言辞中,什么“佛门弟子、这才处处容让”,“出家人中,哪有如明王你这般不守清规的”云云,对于鸠摩智这种老江湖而言,那是鸡同鸭讲;这番义正言辞,国师估计连标点符号都没听进去。

的确,这些话很明显没有戳中他的痛点;你看,鸠摩智依旧神色自若,文绉绉的邀请段誉和他比武,这心理素质,真是没的说。

段公子比较直爽“我不会武功,从来没学过”。开玩笑,鸠摩智哪里肯信,一招“笑里藏的火焰刀”,向段誉砍来,此刀已是他平生所学,狠辣无比,欲置段誉于死地;幸亏保定帝和本相及时出手,才勉强接了下来,不过本相估计武功较弱,已吐血受伤。

至此,鸠摩智的原始面目,已彻底暴露出来了,从宝相庄严的得道高僧,到笑里藏刀的卑鄙小人,变脸速度,已堪比紫霞神功。

解释一下,鸠摩智“智计自负”是阴险狡诈,善于阴谋诡计;之前的恭谨有礼,都只是外表而已,一旦目的没有达到,瞬间就变得青面獠牙,而且吃相非常难看。

我们段公子大怒之下,用刚学的六脉神剑和鸠摩智打了一场,本来鸠摩智已经抵挡不住,但吃亏在没有临敌经验,又被鸠摩智所擒;正如保定帝所说的:善于“暗算偷袭、卑鄙无耻”,嗯,不愧是大领导,给鸠摩智的评语非常到位。

鸠摩智倒退三步,说道:“这位小施主心中记得六脉神剑的图谱。原来的图谱已被枯荣大师焚去,小施主便是活图谱,在慕容先生墓前将他活活的烧了,也是一样。”

这话虽然说得比较狠毒,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,鸠摩智志在剑谱,对于烧人这种事情,也只是说说而已,他只是想让段誉给他写出剑谱。因此,极有可能是今天不顺利,太郁闷了,发泄一下。

好了,天龙寺之战结束了,该总结一下国师了:

鸠摩智是一个貌似宝相庄严的得道高僧,其地位崇高,武功高强;能言善辩,为人彬彬有礼,心思缜密,阴险毒辣,善于笑里藏刀。(本篇配图为82版天龙八部,个人感觉82版和97版各有千秋,请大家参考)

本篇结束。

在此,邀请大家,对本人的所有作品提出宝贵的意见:比如有任何的意见和建议,或者有哪些不够完善的地方,都请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或者私聊,本人在此先行谢过!

温馨提示,本人不是鸠摩智,是真正的想听取大家的声音,对我也是个进步,好让我以后给大家写出更多的作品,请各位不吝赐教,再次感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