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版《天龙八部》的序言中,金庸先生曾说,作为小说的作者,最大的企求莫过于在小说中创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,让书中的人物在读者心里活起来。

金庸先生笔下的人物绝非黑白明晰、善恶分明,而是与现实人物一般复杂多变,难以揣测。长久以来,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是一代人魂牵梦萦的青春记忆,是年幼好奇者回望的神秘天地。

闻名遐迩的《鹿鼎记》《神雕侠侣》《天龙八部》《笑傲江湖》《倚天屠龙记》等作品,其经典不止于小说内容的跌宕起伏,纸质书卷的印刷工整,还在于荧幕形象的深入人心,甚至读者阅读时的特殊记忆。

其中,《天龙八部》这部作品于1963-1966四年间完成,广受欢迎。但《天龙八部》前后共有3版,其中最后一版距动笔之初已过去43年,甚至完全改变了结局。金庸先生为何要在43年里两次大改《天龙八部》呢?

金庸

天龙八部

“天龙八部”原为佛经用语,指八种“非人”的神道怪物,包括天众、龙众、夜叉、阿修罗等。金庸先生以该佛经用语作书名,象征千奇百怪、形形色色的人物。

《天龙八部》的背景实属混杂多变。那是宋哲宗时代,距离宋太祖赵匡胤“杯酒释兵权”已过去100多年。

当初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,酒宴众将领,威胁利诱,最终夺权。军变实被杜绝,不想文官掌权使得部队作战能力急剧削弱,宋朝与辽、西夏、金、蒙的战争连连败北。

《天龙八部》即是在这番背景下,彰显深重的民族矛盾,以及宋、辽、女真、大理、吐蕃、西夏等国的武林恩怨,描绘出波澜壮阔的画卷。

影视作品《天龙八部》

作者用悲天悯人的心态刻画笔下人物的痛苦与悲哀。段誉、萧峰、虚竹是小说的三大主角。

虚竹自幼出家为少林寺小僧,却误打误撞成为一代武林高手。他不似萧峰威猛强壮,阳刚飒爽,不如段誉斯文俊秀,反而生得浓眉大眼,双耳招风,不善言辞。

同时,虚竹一出场,读者便能觉其待人坦诚、善良忠厚。虚竹在24岁那年误打误撞,因破解逍遥派的局而成为掌门的关门弟子,后无意得到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九成内力,与西夏公主结为连理,与萧峰、段誉结拜兄弟。

段誉为大理国王爷独子,生得斯文儒雅,自幼知书达理。无意间学得凌波微步与北冥神功,与木婉清相爱。

木婉清的好姐妹钟灵也随即爱上段誉,但木婉清与钟灵皆是段誉父亲的私生女。段誉后遇见王语嫣,为之动容,但最终分离,继位为大理国皇帝。

萧峰是智勇双全的男子汉,因被发现为契丹后裔而被迫退位丐帮帮主。后无意间杀死自己的红颜知己阿朱,悲痛不已。最终,因阻止辽帝侵宋,感到成为契丹的罪人而自尽身亡。

萧峰(左)

为何修改

在旧版小说中,萧峰死后曲终人散。段誉携王语嫣等人回大理国,作别虚竹夫妇,却遇上一心想做皇帝而发疯的慕容复,小说戛然而止。

在新修版结局中,王语嫣不再是钟灵毓秀的佳人。她离开段誉,回到曾心心念念的慕容复身边,照顾发疯的慕容复。

对于长期看三联版的读者来说,金庸先生抹杀了当年的美好回忆,的确难受。当时有数万名读者提出反对,还有读者写信给金庸表示抗议。甚至连金庸先生的好友也曾一度不认可金庸改变小说结局。

有人评论,金庸先生在回望作品时,已不再是当初写作时的年龄,对于王语嫣的角色期待也随之改变。

段誉与王语嫣

在小说里,段誉无意间遇见曼陀山庄大小姐王语嫣,一见倾心。但此时的王语嫣苦恋段誉的表哥慕容复。

但当慕容复为其雄图大业抛弃王语嫣后,王语嫣就转向段誉,爱上段誉了。小说在这似乎有强扭的意味,转折过于牵强,段誉的命运过于圆满。

萧峰失去一切,被剥夺丐帮帮主地位,亲手误杀红颜知己,返辽助辽,却因阻止辽国攻宋惭愧而死;虚竹一心想做和尚却做不成,得知生母的同一日父母同逝,也是求而不得。

段誉又凭什么得到朝思暮想的王语嫣呢?

有读者评论,从小说情节出发,修改后的王语嫣刻画更生动。旧版的王语嫣似乎过于平面。修改后的王语嫣并未和段誉善终,而痴迷于容颜本身,有些许妖魔化。

她成为段誉破心魔的道具,让段誉看清自己是被自己的“心魔”迷困。但武侠小说似乎就需要往极端展现人物,并不完全追求人物形象性格的饱满与逻辑性。诡谲离奇、令人拍案叫绝的故事才有武侠小说的风韵。

《天龙八部》

《天龙八部》的深意

人称“北大醉侠”的孔庆东曾指出,《天龙八部》与普通的武侠小说不同,它可以看作中国的《战争与和平》,或中国《罪与罚》,绝非陈词滥调。

2004年,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读本入选了《天龙八部》的片段,讲的是萧峰前往少林寺救人,力斗三大高手的故事。

金庸先生原名查良镛,生于浙江省海宁市。他与写科幻的倪匡、写流行曲的黄沾和写美食的蔡澜并称为“香港四大才子”。

此四人皆饱读诗书,且互为好友,是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时代缩影。金庸先生20岁时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,曾在上海《大公报》工作,并在香港创办《明报》。

也是在《明报》上,金庸先生连载了一系列武侠作品。金庸先生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,并在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。他不仅是著名作家,也是杰出报人、政治家、社会活动家。

金庸

金庸的武侠作品历史知识丰厚、文化气息浓烈、民族精神深刻,在思想、文化、艺术品位等方面较传统武侠小说大大提高。

在《天龙八部》中,我们可以读到人物对命运不可知的困惑、命运对人的无情捉弄。金庸先生曾说:“我只求把故事讲得生动热闹。”这或许体现在小说中人物繁多,人名错杂,个性各异当中。

小说里提到的人物共有二百三十余人,但他们可大致划归为与三大主角的关联。小说的主线,还是三大主角的命运。

其余精彩纷呈的小故事,一起绘出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。段誉、虚竹、萧峰三人,盘旋于国与国的民族纷争内,武林门派的明争暗斗中,往复决绝的儿女情长里。

萧峰、段誉、虚竹

其余略写的人物,又何尝不是在命运的捉弄下颠沛流离呢?毕竟,武侠小说里的人物,要丧命多么容易。

在《天龙八部》中,我们也可以读到佛家的“贪、嗔、痴“三毒。贪,即贪婪,非得到不可,正如最终发疯的慕容复对想做皇帝的贪婪。

嗔,指嗔恨,在不如意时乱发脾气,意气用事。痴,指善恶不分,是非不明。小说中每个人是命运的受害者,也同样是制造者,正如为替父母报仇而攻击更多的人,牵涉到更多不相干的人。

此外,我们也可以读出纷争的残忍无情,大到国与国的仇视欺压,小到同门弟子的斗争。悲天悯人的景象,使得野心、美貌、爱恨如梦似影。

虚竹、乔峰、段誉

为什么喜欢读武侠小说?武侠小说是纵横情仇的幻想,是很多人思考世界的启蒙。而优秀的武侠小说尤其吸引人。

有网友指出,在金庸先生笔下,打斗场景的用语绝无重复,人物性格的组合无限复杂,更不消说金庸先生让人眼前一亮的起名能力,以及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积累。

在曲折的细节里,我们能寻到戏剧的写法,在黄蓉做的菜名里,也能寻到一首古诗。或许,金庸先生不顾数万读者反对,也要修改《天龙八部》的结局,是知道自己的作品将永远流传吧。